logo

trugen jacn
26 十二月 2015

2015年─中资银行处境艰难

 

BN-LV333_chinab_G_20151223050149

10多年前,当中资银行上市并调整资本结构的时候,它们被寄希望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急先锋。现如今,这些银行却处在现代商业银行转型之路上最艰难的一段,成为中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停滞的一个缩影。

1. 不良贷款威胁缓冲能力

在中国几大银行的扩张速度降至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的同时,有两组数据揭示了这些银行无法迅速摆脱困境的原因。整个银行系统的坏账规模正在增加,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银行的坏账拨备方式。

尽管坏账持续增加,各类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却不断下降,拨备覆盖率是衡量一家银行吸收不良贷款潜在损失能力的指标。中国政府要求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银行目前的拨备覆盖率仍远高于这个水平,不过相关数据暗示,银行系统的防御能力跟不上这些问题的增加速度。

2. 资本充足率承压

资本充足率是另一个让人担心的指标,这是监管机构为了防范危机而规定的一家银行的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中国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从一年前开始下降,不过仍高于2014年初的水平。但规模最小的中资银行如今的资本充足率低于两年前。

过去一年,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上升速度最快,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但不良贷款占比最高的却是规模最小的农村银行。

哲奔投资管理咨询(Z-Ben Advisors)分析师施宏申(Ivan Shi)表示,这些只是大家能看到的一些因素,但促使局势恶化的或许是那些大家看不到的因素。从账面上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依然高于监管部门的硬性规定,但并不能依靠这些数据来评估中国不良贷款数据的可靠性。

3. 公司债规模激增

今年夏天股市的大起大落给中国规模巨大的影子银行业带来了冲击,但并未真正缓解中国负债成瘾这一问题。尽管一些领域的保证金融资和伞状信托规模有所下降,但金融系统其他领域的信贷规模则大幅增长。分析人士指出,公司债泡沫已经越吹越大,今年前11月个月公司债规模总计人民币5.2万亿元(合8,120亿美元),同比增长39%,创下记录最高水平。

增长最快的是公司债,几乎所有公司,无论大小,也无论股权结构,都可以通过发行公司债融资。根据数据提供商Wind咨询(Wind Information),公司债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债券。今年,中国公司债务违约的数量也创下了历史最高。分析人士表示,预计明年的违约数量将进一步增长。

4. 资产质量持续恶化

中国从六年前开始了一场席卷全国的信贷狂欢,眼下本应该推动去杠杆化,但这个国家的负债规模却仍在增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数据,以中国总经济产出衡量,中国非金融领域──即经济学家统称的实体经济领域(制造商与服务提供商)──的负债从2011年年中以来每个季度都实现了增长。

如今,中国非金融领域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位居世界前列,超过美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称,去杠杆化进程还没有启动,明年中国整个系统的杠杆可能还会上升。

5. 不止是经济放缓

中国放松利率管制的措施降低了净利息收益率,而这是可衡量银行业从贷款、存款利率差中能赚取多少的指标。由于中国央行今年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大型中资银行将很快需要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以跟上较小竞争对手的步伐。

与账面价值相比,中资银行的股价一直相对较低廉,但分析人士指出,这未必意味着它们是逢低买进的好选项。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银行很难将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价定在大幅高于账面价值的水平。低股价凸显出中国银行业身处转型期时的一大投资主题:买者自慎。

http://cn.wsj.com/gb/20151225/rec110512.asp

Share
1798 views
#

Write a comment